動 機 最 重 要

 

 

判斷一切的行為,最後所必須作的測驗就是動機。

 

正如水流不能高於其源頭,照樣,在一個行動中的道德性質,也絕不會高於激發此行動的動機。因此,沒有一個起源於邪惡動機的行動,即使有些良好的表現,而能說是好的。例如,凡是出於忿怒或惡意作的事,至終都會顯明是為仇敵作的,而且是與神國敵對的。

 

不幸地,宗教性質的活動,大多數是由忿怒、嫉妒、野心、虛榮,和貪婪諸如此類的不正當的理由繼續下去。像這樣的一切活動在實質上都是邪惡的,而且在審判時必定會這樣判定。

 

在動機這件事上,正如在其他許多事情上一樣,法利賽人給我們留下了清晰的例證。他們遺留下來世上最憂鬱之宗教的失敗,不是因為道理錯誤,也不是因為他們草率或不冷不熱,也不是他們在外表上是生活放蕩的人。他們的難處全在於他們宗教動機的實質。他們禱告是要讓別人聽見,因此他們的動機毀壞了他們的禱告,使那些禱告不但成為無用,而實際上且成了邪惡。他們為聖殿的事工慷慨捐輸,但他們有時這樣做乃是要逃避他們對於奉養父母的責任,而這樣做乃是一種罪過。他們在別人身上發現了罪之時,他們譴責罪,並敵擋罪,但他們這樣做卻是出於自義和心硬。他們的活動都有聖潔的外表包圍著,那些活動如果用純潔的動機去作的話,倒是極好而且值得稱讀的。法利賽人的弱點,全在於他們動機的實質。

 

這些正統派而又是高尚的宗教家冥頑不靈,直到最後將榮耀之主釘在十字架上,而一難不覺得他們所犯罪行之沉重,從這個事實就可以看出,這實在不是一件小事。

 

出於不良動機所作的宗教行為雙重的惡,其本身是惡,而且它們事奉神的名而作的更是惡上加惡。這就是等於奉無罪者之名犯罪,奉無謊言者之名撒謊,和奉其本性是愛者之名憎恨人一般。

 

基督徒,尤其是非常活躍的基督徒,應該時常用工夫省察己心,要確實清楚自己的動機。許多獨唱只是要出風頭;許多講章只是要顯示博學多才;許多教會的建立只是要侮辱另一間教會。甚至向外佈道的活動也可能成為競爭性質,而救靈工作也可能退化為毛刷商人式的一種滿足肉體的計劃。切不可忘記:法利賽人都是偉大的宣教士,他們願意走遍洋海陸地,勾引人入教。

 

避免從事無謂宗教活動之網羅的好方法,就是時常在神面前翻開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來讀。這段經文,雖然被認為是聖經中最美妙的一章,同時也是聖經中最嚴厲的一章。使徒保羅指出:最高的聖工,除非是由愛所激發的,否則是無益的。若沒有愛,先知、教師、演說家、慈善家、殉道者,都得不到報答。

 

總而言之,我們可以簡單地說,在神眼光中我們不是照我們所作多少受審判,而是照我們作事的動機受審判。當我們基督徒出現於審判台前陳述我們在世上的行為時,最重要的問題不是作了甚麼,乃是為甚麼作。

 

 

編註:此篇內容摘錄自《陶恕拾珍集》。

 

penieltw0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